审计风险评估如何进行
2022-07-27 08:59:00
2071
一、审计风险评估如何进行
风险评估程序,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,以识别和评定财务报告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(不管错报因为舞弊或错误造成)而实施的审计程序。可是,风险评估程序自身并不能为产生审计建议提供充足、适当的审计证据。
1.审计风险评估程序应当包含:
(1)询问管理层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;
(2)分析程序;
(3)观查和检查。
2.风险评估中各要素的关联,如图。
框架部分的内容为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,椭圆部分的内容是与这些因素有关的属性。
3.风险评估的实施流程,如图。
二、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
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如下:
1.相关行业情况、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,包含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本。
2.被审计单位的性质,包含生产经营、所有权和管理体制、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投资的类型、组织架构和筹资方式。
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性质,能使审计人员掌握预估在财务报告中体现的各类买卖、余额和公布。
3.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,包含变动会计政策的原因。
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,点评会计政策是否适度,并与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本、相关行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。
4.被审计单位的目标、战略及其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。
5.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考量和评价。
包含的内容有:关键业绩指标;业绩趋势;预测、预算和差异分析;管理层和员工考核与激励性酬劳;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的业绩报告;与竞争对手的业绩较为;外界组织提出的报告。
6.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。
主要包含: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和落实;对胜任能力的重视;治理层的参与程度;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;组织架构及权力与责任的分配;人力资源政策。